交流动态
北航学生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交换学习心得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01-22

我是13级英语系本科生王亦杉,于2015年至2016年秋季学期,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(以下简称“卡梅”)英语系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学习活动。这次的交换经历让我领略了卡梅师生的创新意识、拼搏进取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,使我开阔了视野,增长了新知识,结交了新朋友。
卡内基梅隆大学(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),简称CMU,坐落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(Pittsburgh),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顶级研究型大学。该校在2015USnews全美大学排名为25,全球大学排名为74。
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的4个月里,我一共参加了5门课的学习,它们分别为Rhetorical Analysis, News Writing, Rhetorical Grammar, Rhetorical Invention和Reading and Writing in an Academic Context。这5门课程我都拿到了A,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Rhetorical Analysis和Rhetorical Invention这两门课。
第一次上这两门课的时候,我注意到同班同学年纪好像比我大。结果大家自我介绍完后,我惊讶地发现班上不少人都是博士生。在课上,我发现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,容易理解,然而博士生们张口闭口都是各种术语,涉及各种背景知识。我听懂了他们说的每一个词,然而听不懂他们的意思,根本插不上话。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。但是我并没有想过要换课,一方面,我的课都是根据学院的培养计划,在国内就选好的;另一方面,我也很喜欢这两门课,不像就这样放弃。我想要学到知识,想要听懂同学们的发言,想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。于是我一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,薄的书一天三本,厚的书一天一本,如饥似渴,不敢懈怠。一旦沉浸在书中,就忘却了外界的一切烦恼,只想把问题搞清楚。不读书的时候会想起自己知识的贫乏,想到如果不能学到知识就对不起学院给的机会,对不起自己出来看世界的决心。于是再次进入书海,苦苦寻找出路。渐渐地,同学们的发言我能听懂的内容越来越多,也能插上话了。临近期末,教Rhetorical Analysis的教授甚至对我的课程论文有了兴趣,鼓励我继续研究,考虑以后发表。
卡梅学生普遍十分刻苦。卡梅的校训是"My heart is in the work", 字面意思是“我的心思都在工作里”。有一次我和一位卡梅同学一起吃饭,她突然惆怅地说,她一天睡6个小时,有的时候睡8个小时,觉得自己特别颓废堕落,甚至流露出假如自己挂了科也是活该的意思。于是我问她其他人睡多久,她说其他人睡得比她少,比方说她室友一天最多睡4个小时,具体来说,是晚上睡两三个小时,中午再打个盹。后来我也听到卡梅的老师说,这里的学生十分刻苦,每天睡4个小时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传言。卡梅被美国《新闻周刊》称为“新常青藤”大学之一;其多个专业世界排名第一。在卡梅刻苦严谨的氛围中,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偶然。
但是我在美国的这一学期并不只有学习。在课外活动方面,我加入了卡耐基梅隆大学校报,成为本年唯一被该校报吸收为记者的中国交流生。加入校报后,我采访了多位观点各异的人士,在校报上发表了6篇报道。卡梅校报The Tartan创办于1906年,是卡梅学生自营自办的报纸。卡梅校报不仅有印刷版报纸,还有自己的网页The Tartan Online。为扩大影响,这学期校报还和全美最大的报纸出版商甘尼特(Gannett)报团《今日美国》(USA Today)合作推出了手机应用“TheBuzz: CMU”。 学生可以在应用上看到《今日美国》的新闻和卡梅校报的文章。课余时间,美国室友会带着我一起做饭。我还因此对做饭有了兴趣,回国后经常做饭,爸妈开玩笑说,早知道去美国能学好做饭,真该把我早送到美国去。
在美留学的半年里,我亲身体验到了从前整日在中国课堂上学习的文化,明白了之前不理解的语言现象。我十分感谢我的学院能给我这次交换的机会,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,感谢一直关心、支持我的老师们,感谢卡梅让我领略了一种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。我还想感谢和我同去卡梅交换的吴杰西同学,是她在我受挫的时候鼓励我支持我;她让我感到我不是孤身在异国他乡奋斗,而是和战友并肩奋进为学院争光。

版权所有:8040威尼斯(中国)有限公司 2011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