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流动态
北航学生赴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交换学习心得(二)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5-03-05

2014年9月9号,中秋节的第二天,我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与牵挂踏上了飞往莫斯科的航班,心中既有不舍,又充满了期待。为期四个月的交换学习拉开了序幕。经过八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,我们终于抵达了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机场,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俄罗斯。虽然早已疲惫不堪,但走出飞机的那一刻,还是难以掩盖激动的心情。我和同学相视一笑,莫斯科,我们来了!
我们先抵达了宿舍。这栋楼里有俄罗斯学生,也有各个国家的留学生,我们隔壁就住着三个马来西亚女孩儿。以前见到外国人都是用英语问候,现在不同肤色的同学都在对我们说俄语,还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。宿舍楼后面是一片广袤的森林,远远望去有一种把人吞噬的力量,仿佛就是知识的海洋,让人心生敬畏;走进森林,才会发现原来这里有另一番景象:松树、桦树、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树木郁郁葱葱,有时会在树下看到大片的蘑菇,我想起来了在市场里有很多提着篮子卖蘑菇的老奶奶。听说俄罗斯人酷爱采蘑菇,每年夏末秋初,就是他们采蘑菇的季节。在茂密的树林里,人们兴奋地收集着这种大自然的馈赠。俄罗斯人把采蘑菇叫做“安静的狩猎”,因为不是家里没吃的,而是因为他们喜欢亲近大自然。在这里,我不仅感受到了俄罗斯人对自然的热爱,也体会到了他们懂得享受生活。早晨,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带着狗在林中的小路上慢跑;阳光慵懒的午后,妈妈们带着孩子在森林里嬉戏;周末空闲时,俄罗斯人喜欢叫上三五个好友,在林子里喝酒烤肉。森林显然是一个天然氧吧,供人们放松身心。从初秋到深秋再到冬天,我看着它从绿变黄,最后变得雪白,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俄罗斯有像列维坦一样的画家。置身于此,画出的不仅是风景,更是人生的感悟。
莫斯科航空学院离我们的宿舍很远,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。途中我喜欢观察俄罗斯人,喜欢“偷”听他们说话。在俄罗斯许多公交司机都是女性,这跟国内很不一样。但无论是男是女,他们都不会急着让乘客上下车,有时还会在站牌多停留一会,等着远处一路小跑的人。成年人会自觉地给老人和孩子让座。在公交车上很少有人大声说话和吃东西,曾遇到过因为大声讲电话而被俄罗斯大妈厉声训斥的年轻人。还记得有一次晕车,我刚刚把头靠在前面的椅背上休息,就有一个俄罗斯姑娘问我怎么了,需不需要口香糖。留学在异国他乡,这个小小的举动足以温暖我的心。在莫斯科等地铁时,人们不会排队,只是散乱的站着,当车门打开的时候,反倒不会有人推挤,而是井然有序的上车。下车的乘客会提前一站就在门边准备,把座位让给其他人。这里不得不提到莫斯科的地铁,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,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。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、华丽典雅,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,花岗岩,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,享有“地下的艺术殿堂”之美称。坐在地铁上跟在北京坐地铁的感受完全不同,用风驰电掣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。
学校我们选了几门课,同时还会跟着不同年级的同学“蹭课”听。鉴于上一次的出国经验,我知道想要口语有所长进,就必须要克服心理障碍,主动跟俄罗斯学生搭讪,所以每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先观察这个班级的活跃分子,然后上前跟他们聊天、介绍自己、讨论并且回答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。这个“战术”很有效,尤其是针对大一的学生。上过几次课后,我们已经有一些朋友了。刚开始上课时觉得很吃力,因为其他都是俄罗斯学生,老师语速很快,也有很多生词。后来我干脆坐到关系好的俄罗斯学生中间,有跟不上记的笔记就看旁边同学的,不懂的词一下课就直接问,学习好的同学会很乐意帮助你,这样坚持了三个多月,俄语水平明显比刚来时有了进步。俄罗斯大学里老师的平均年龄偏高,甚至有些人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,学校里头发花白的老人随处可见,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教授去世,他的讣告贴在了教学楼中显眼的地方,上面写着他一生的贡献、葬礼的时间和地点,讣告下面还粘着一朵康乃馨,这些都体现了对老师、对教育的尊重。
在莫航几乎每一座教学楼里都有小餐厅,我们的午饭一般是在学校解决的,这大概就相当于国内学校的食堂吧!但是俄罗斯学校的食堂安静、精致、整洁,在这里吃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,好吃又不贵。也有同学自己带饭到学校来,坐在餐厅享用自己的午餐,吃完饭连垃圾一起带走,去上下一节课。为了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生活,我加入了莫航的艺术团,为新生晚会准备节目。排练期间,我跟着歌曲组的同学们一起练声,看他们跳舞。我的中文歌曲吸引来了很多小伙伴,他们不但对中文感兴趣,还对中国的音乐很感兴趣,与他们的交流也让我的俄语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。老师说我是第一个在新生晚会上表演的外国人,我不好意思的告诉她,歌曲是无声的语言,为我带来了朋友。最终的新生晚会上我被授予了“天使般的声音”的荣誉称号,令我感动的是,纪念T恤上的字居然是用中俄双语写的!
由于2014年暑假俄语系承办了“中俄大学生文化交流营”,所以初到莫斯科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老朋友在等我们了。八天的时间虽短,但是北京和北航却给他们流下了深刻的印象,架起了中俄交流的桥梁。这一次我们的到来受到了他们盛情的款待,我们和俄罗斯朋友一起去红场、阿尔巴特大街、航空博物馆,吃饭时一起讲述在中国的趣事。相信无论时间过去多久,再相聚时,我们心中还会是满满的感激与感动。如果说这里的俄罗斯朋友们用他们的热情来感染我们,那么在莫航的中国留学生们则带给我们家一样的温暖,新年时大家一起包饺子,仿佛是在中国一样,生活和学习上琐碎的事情也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帮助,临走时,大家都已经成了好朋友。
四个月的时间不短也不长,短在还有许多没去的地方没做的事;长在这段经历足以用一生的时间去怀念,但只要珍惜了每一天,就不会有遗憾。感谢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个人、每一件事,莫斯科不相信眼泪,我愿留下最美的微笑!
俄语系2013级研究生 姜楠

版权所有:8040威尼斯(中国)有限公司 2011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